布隆迪大学牵头东非高校新能源联合攻关 太阳能技术惠及乡村

刘老师 阅读:10 2025-09-20 14:14:29 评论:0

  布隆迪大学新能源实验室里,来自东非 5 国的科研人员正调试 “低成本太阳能路灯” 样品,按下开关后,路灯自动亮起,续航时间显示可达 72 小时;一旁的展示区里,学生团队研发的 “太阳能灌溉系统” 模型前,专家们正讨论优化方案。近日,由布隆迪大学牵头的 “东非高校新能源联合攻关项目” 正式启动,联合肯尼亚、卢旺达等 4 国 8 所高校,聚焦太阳能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。

  “东非 60% 人口用不上稳定电力,太阳能是最适配的解决方案。” 项目牵头人、布隆迪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卡玛拉表示,项目聚焦 “低成本、易维护、适配小农经济” 的核心需求,首批启动 “太阳能路灯”“小型灌溉系统”“家庭储能设备” 三个研发方向,组建由 25 名中外专家、50 名学生组成的攻关团队。

  

中国高校技术支持加速研发进程。清华大学捐赠的 “高效光伏组件” 技术,使太阳能转化率提升至 23%,较当地现有产品高 5 个百分点;华中科技大学提供的 “MPPT 充电控制算法”,让储能设备适应东非复杂光照条件,续航能力提升 40%。目前研发的太阳能路灯成本仅需 80 美元,较进口产品低 60%,已在布隆迪 3 个乡村试点安装 100 盏。

  成果转化与乡村服务同步推进。项目组在布隆迪设立 “新能源技术培训中心”,每月为农户与工匠开展实操培训,已培养 150 名太阳能设备安装员;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线,计划年内量产 5000 盏太阳能路灯、1000 套灌溉系统,售价控制在农户可承受范围。“太阳能路灯让村里夜晚亮起来,灌溉系统帮我节省了 30% 灌溉成本。” 试点村村民尼永加博说。

  跨校协同机制保障项目落地。8 所高校建立 “技术共享平台”,每周开展线上研讨会;设立 “青年创新基金”,资助 20 个学生团队开展小额研发;与东非能源署达成合作,推动研发产品纳入区域新能源推广目录。“目标三年内让 100 个东非乡村用上我们的太阳能技术,助力能源普惠。” 卡玛拉教授表示。

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xinwen.gov.edu.bi/post/3074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布隆迪大学中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