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共建干旱区生态农场 荒滩变粮仓

刘老师 阅读:9 2025-09-17 17:23:35 评论:0

 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郊外的沙漠边缘,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长满了耐旱小麦与橄榄树,滴灌系统精准供水,光伏板提供能源,这是蒙彼利埃大学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共建的 “干旱区生态农业示范农场”,该农场通过 “光伏 - 灌溉 - 种植” 一体化模式,让荒滩亩产达到 200 公斤,为非洲干旱地区粮食安全提供方案。

  

农场的核心技术是 “智能节水光伏农业系统”:光伏板既发电又为作物遮阳,减少水分蒸发;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与 AI 算法,精准控制滴灌水量,水资源利用率达 95%;种植的 “硬粒小麦 - 鹰嘴豆” 混播组合,不仅耐干旱,还能通过豆科植物固氮改良土壤。农场负责人、蒙彼利埃大学教授雅克・杜邦介绍:“这里年降水量仅 200 毫米,却实现了一年两熟,产量是传统种植的 3 倍。”

  农场已培训摩洛哥农民 1200 人次,500 户农户采用该模式改造自家土地。45 岁的农民穆罕默德・阿里说:“以前种的 barley 经常绝收,现在种耐旱小麦,一年能收 2000 公斤,还能卖光伏多余的电赚钱。”

  示范农场模式已推广至突尼斯、阿尔及利亚等国,改造荒滩 10 万亩。两校联合开设 “干旱区农业科学” 硕士项目,培养的学生已成为非洲生态农业的骨干力量。蒙彼利埃大学校长菲利普・奥格尔表示,农场证明干旱区也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,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 “地中海智慧”。

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xinwen.gov.edu.bi/post/2940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布隆迪大学中文网